德上高速從2013年7月1日正式動工起,經過了三年多建設,德上高速夏津至聊城段將于7月28日正式通車。這也意味著,繼2015年11月16日聊城至范縣段正式建成通車后,我市南北高速通道正式“打通”。

德上高速夏津至聊城段縱貫山東西部地區,是山東省“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中的“縱五”及“一環”(重合路段)的組成部分,北起青銀高速夏津樞紐互通,南至濟聊館高速公路聊城西樞紐互通。線路全長62.128公里,建設標準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路基寬28米。全線設大橋3座,中橋13座,涵洞71道,互通立交4座,分離立交11處(其中與公路交叉9處,與鐵路交叉2處),橋式通道77座、箱式通道48座、天橋1座,全線設匝道收費站3處、服務區1處、停車區1處、監控通信分中心及養護工區各1處。
德上高速夏津至聊城段是由中國鐵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個采用BOT模式全資建設獨立運營管理的高速公路項目,也是中國鐵建投資集團創建以來綜合投資最少、平均造價最低的高速公路項目,平均造價每公里5700萬元。
據介紹,德上高速夏津至聊城段及其他路段通車后,從聊城到北京的路程將節省1個小時。此前,聊城去北京需要從濟聊館高速公路繞行至德州或者河北館陶,再上京滬高速或者大廣高速到北京。今后可以直接從德上高速轉京滬高速,車程比原來節省1個小時。
該項目向北與德衡公路和京滬高速聯網,可直達京津冀經濟區;南至河南商丘,接商丘至亳州高速公路,與其他高速公路聯網可抵中原地區及皖、鄂、贛、粵四地;向 東西方向通過濟聊、青銀、青蘭(擬建)連接沿海及內陸地區,對促進魯西、冀東、豫東、皖北等區域改革開放和經濟快速發展,加強山東省內陸省份和其他經濟區的社會交流,促進區域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業的發展,促進周邊省份與其他經濟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均具有重要意義。